小明王的来历是大宋红巾军首领的。关于小明王是什么来历以及小明王是什么来历呢,小明王是什么来历的人,小明王的来历,小明王到底是谁,小明王是谁的后代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小明王是什么来历
是大宋红巾军首领的。
小明王指韩林儿,韩林儿栾人,元代末年的大宋红巾军首领。
父亲韩山童曾经组织过白莲教的群众起义。
韩山牺牲后,韩林儿随母亲逃到武安。
正统十五年春,刘福通等迎韩林儿到亳州,立为帝,称小明王。
以亳州为城,国号大宋,年号龙凤。
元至正二十六年,朱元璋遣廖永忠将韩林儿迎回天府,经过瓜洲时,韩林儿沉没于江中,溺水身亡,但这事是否由朱元璋策划,至今尚无定论。
到正二十二年六月,田丰、王士诚找机会刺杀察罕帖木儿,进到益都。
元将兵权交与王保保,王保保率军将益都包围,陈头等向刘福通告急。
于是从安丰引兵支援,在火星埠与元军遭遇,被元军大败,逃回安丰。
元军急攻益都,挖地道入益都,杀田丰、王士诚,并将陈子龙头套上械锁,押送京城,韩林儿势力大为尴尬。
到正二十三年,张士诚部下将领吕珍围攻安丰,韩林儿向朱元璋告急。
因此亲自率军去支援,但此时吕珍已到城中,杀死刘福通。
朱元璋赶走吕珍,将韩林儿拥回滁州居住。
次年,朱元璋称自己为吴王。
两年后,韩林儿死了。
有人说朱元璋命廖永忠迎着韩林儿回了天,船到瓜步,韩林儿因船翻入河中而死。
反元复宋
韩林儿,有人说他是李氏之子。
他的祖先利用白莲教烧香惑众,被流放到永年。
元朝末年,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传言,说:天下正当大乱之时,弥勒佛将降临于世。
黄河以南、江、淮之间的很多百姓都相信他的话。
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同伙杜遵道、罗文素、盛文郁等也宣扬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,应当掌管中原,于是杀白马黑牛,对天地发誓,图谋起兵,并决定以红巾为号。
至正十一年(1351年)五月,事情泄露,刘福通等人急速进入颍州,起兵造反,而韩山童却被元朝官吏拘捕处死。
韩林儿与其母杨氏则逃至武安山中。
刘福通占据朱皋,攻克罗山、上蔡、真阳、确山,攻打叶县、舞阳,攻陷汝宁、光州、息州,部众增至十多万,元兵已不能抵挡。
当时徐寿辉等在蕲、黄起兵,布王三、孟海马等在湘、汉起兵,芝麻李在丰、沛起兵,而郭子兴也占据濠州响应。
当时都称他们为红军,也称香军。
大破元军
龙凤三年(1357年,元至正十七年),李武、崔德攻陷商州,然后攻克武关以图关中,而毛贵则攻陷胶、莱、益都、滨州,这样,山东的郡县多数已被攻下。
六月,刘福通率军进攻汴梁,并且分兵三路:关先生、破头潘、冯长舅、沙刘二、王士诚直趋晋、冀;白不信、大刀敖、李喜喜直趋关中;毛贵出山东向北进犯,势头很锐。
元镇守黄河的义兵万户叛附刘福通,攻陷济宁,但随即兵败逃走。
同年秋天,刘福通兵陷大名,然后从曹、濮出发攻陷卫辉。
白不信、大刀敖、李喜喜攻陷兴元,然后进入风翔,但屡次被察罕帖木儿、李思齐所败,只得逃入蜀地。
元朝反攻
当时太平已久,州郡都无防备。
州郡守官们一听说有红巾军来犯,总是弃城而逃,因此红巾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。
然而韩林儿本自盗贼起家,胸无大志,又听命于刘福通,徒有虚名。
在外诸将都不守约束,每到一处总是焚火打劫,甚至烹食老弱,况且这些人都是刘福通的平辈,因此刘福通也控制不了他们。
这样,兵力虽然强盛,军令却得不到执行。
屡次攻下城镇,却不能久守,元军屡次跟随其后夺回这些城镇。
只有毛贵稍有智谋,他攻克济南后,便立宾兴院,选用曾任元朝官吏的姬宗周等分守各路,又在莱州屯田三百六十处,每屯相距三十里,制造挽运大车上百辆,规定凡官民有田的,十取其二。
正因为毛贵进行了这么多的谋划,所以才能占据山东达三年之久。
元将察罕帖木儿屡次将红巾军打败,将关、陇地区全部收复。
小明王是什么来历
小明王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。
1351年,韩山童以宋徽宗八世孙的名号揭竿而起,宣扬反元复宋。
当时,元朝统治者四处盘剥、压榨百姓,中原地区民怨沸腾。
在韩山童起义后,各地反抗暴政的民夫蜂拥而起,纷纷加入韩山童的红巾军。
然而,韩山童的运气不好,反元不久就被元兵活捉处死。
韩山童死后,他的妻子杨氏带着韩林儿四处躲避,跑到武安山隐居。
而韩山童的部下刘福通、杜遵道则率领残军抵达河南、安徽交汇处,徐图再取。
在此期间,徐寿辉发起蕲、黄起义,芝麻李在徐州起兵,布王三、孟海马占据湘汉,郭子兴、孙德崖也以濠州为根据地,反抗元廷。
为了拉拢人心,黄河、淮河流域的义军多奉韩山童为主。
而徐寿辉、布王三等则自立为王,称霸长江。
三年后,刘福通、杜遵道重新聚拢了数十万人的兵马,实力强大。
作为直接隶属韩山童指挥的嫡系部队,刘福通和杜遵道互相不服,红巾军内部也分裂成两派,明争暗斗。
对此,红巾军内中立派决定寻找韩山童的遗孤,扶立韩林儿为主。
这一建议得到了刘福通、杜遵道的认可,毕竟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反元复宋,并非内讧。
1355年2月,刘福通在砀山夹河找到了流落山野的韩林儿和杨氏。
他与杜遵道二人将韩林儿推上帝位,国号大宋,而韩山童在世时,曾自号明王,因此韩林儿就成了小明王。
小明王韩林儿溺死江中
1366年12月,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前往滁州,邀请韩林儿南下应天。
然而,走到瓜步时,韩林儿却失足落水,溺死于江中。
作为朱元璋麾下数一数二的水军将领,廖永忠绝不会给韩林儿任何淹死的机会。
他曾在鄱阳湖之战中驾驶小船,来去自如,如入无人之境。
护卫一个小皇帝,对他来说,绰绰有余。
然而,韩林儿死后,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处罚廖永忠,则在于张士诚、方国珍未灭。
尤其是方国珍,极善水战,曾大败孛罗帖木儿的10万元军,击溃张士诚的7万精锐,攻至平江城下,迫使张士诚投诚。
因此,留下廖永忠,对朱元璋统一大业至关重要。
在之后汤和征讨方国珍、陈友定时,正是廖永忠在水路连番战败方国珍,才让汤和顺利平定了浙东、福建。
可见,对于朱元璋来说,廖永忠远比韩林儿更重要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纽思教育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