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瑾是周瑜的。关于公瑾是谁以及三国演义公瑾是谁,三国演义中公瑾是谁,诸葛公瑾是谁,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公瑾是谁,遥想公瑾当年的公瑾是谁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公瑾是谁
是周瑜的。
周瑜(175年-210年),字公瑾,东汉末年名将,庐江舒县人 。
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
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"曲有误,周郎顾"之语。
周瑜少与孙策交好,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,后孙策遇刺身亡,孙权继任,周瑜将兵赴丧,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。
建安十三年 (208年),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,赤壁之战大败曹军,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。
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。
建安十五年(公元210年)病逝于巴丘(今湖南岳阳),年仅36岁。
正史上周瑜"性度恢廓""实奇才也",范成大誉之为"世间豪杰英雄士、江左风流美丈夫"。
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。
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、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主要成就
建中三年(782年),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,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,并为他们设庙享奠,当中就包括"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"。
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、张飞、张辽、吕蒙、陆逊、邓艾、陆抗而已。
及至宣和五年(1123年),宋室依照唐代惯例,为古代名将设庙,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。
在北宋年间成书的《十七史百将传》中,周瑜亦位列其中。
《三国演义》简介
《三国演义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的故事。
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,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,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。
元末明初,社会矛盾尖锐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群雄割据,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,推翻元王朝,建立明王朝。
期间人民流离失所,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,生活在社会底层,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,期望社会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,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。
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历史小说。
公瑾是谁?
公瑾是周瑜。
周瑜(175年—210年),字公瑾,汉末名将,庐江舒县(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)人。
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
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曲有误,周郎顾之语。
周瑜少与孙策交好,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,后孙策遇刺身亡,孙权继任,周瑜将兵赴丧,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。
建安十三年 (208年),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,赤壁之战大败曹军,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。
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。
建安十五年(公元210年)病逝于巴丘(今湖南岳阳),年仅36岁。
扩展资料:
周瑜的人物轶事:
1、顾曲周郎
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,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,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,他都能觉察到,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。
自魏晋时代之后,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,常常出现于在各类诗歌、戏曲等文学作品中。
唐人李端有《听筝》诗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
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
化用此典故,进一步发挥想象,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,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。
弹奏者多为女子,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,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。
译文: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,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。
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,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。
2、饮醇自醉
周瑜为人宽宏,唯独程普与他不睦,程普认为自己年长,经常凌辱周瑜。
周瑜降低自己身份,始终不与他计较。
后来程普敬重佩服他,对别人说:和周公瑾交往,就像喝美酒一样,不知不觉就醉了。
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,不觉心醉,令人敬服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纽思教育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